塑料膜
先了解一下比较熟悉的塑料膜。
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。天然树脂是树木的一种分泌物(即树枝被锯断后切口处的那层黄色胶状体)。合成树脂则是人工合成的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,由许多相同的、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(类似珍珠项链那样串在一起)。
合成树脂比天然树脂密度小、强度高、耐腐蚀性好。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,再加上些增塑剂、填充剂、润滑剂或着色剂等辅助材料,即可生产出有一定特性的可塑材料——称为“塑料”。
追溯历史,首次成功研制出塑料的是美籍比利时人、化学家列奥·贝克兰(Leo Baekeland) ,时间是在20世纪初。贝克兰注册了相关专利,并开设了批量生产塑料的工厂,有些资料称他为“塑料之父”。
塑料制成的薄膜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医药用品等物品的包装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。但塑料制品有不少弱点,例如耐温性能差、容易破裂或被撕裂等,科学家们一直在设法提高塑料的性能。
热收缩膜
随着科技的发展,20世纪50年代初期,英国科学家亚瑟·查里斯贝(Arthur Charlesby)的相关研究取得了突破。他发现聚乙烯(塑料的一种)经辐照交联技术处理后可变成一种具有特殊“记忆效应”的热收缩材料。查里斯贝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辐射交联技术研究的论文,他的开拓性工作大大推动了辐射聚合物领域交联技术的研究与发展。